dsc方法/DSC方法测量蛋白配体亲和力

DSC法如何计算共混材料的结晶度?

方法2,假如你样本中物质A与物质B的含量是已知的,对应的标准吸放热量分别=物质A的总吸热量(就是峰的面积)除以样本的总质量。

固化率的测定 在材料固化过程中 ,DSC可以测量材料的反应热,进而计算固化率。通过预先知道完全未交联材料的反应热(焓值),再用DSC量测生料和部分固化的样品的反应热 ,可以计算出材料的交联度和未交联度,为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

比例计算:通过分析DSC曲线上的特征峰面积,可以计算出共混物中各组分的混合比例。这是因为特征峰面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因此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特征峰的面积来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科研干货】一文解读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的工作原理 、结晶度计算_百度...

1、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是一种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输入给样品与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方法 。其工作原理基于物质在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热力学性质如热焓、比热 、导热系数的变化。DSC通过测定这些热力学性质的变化来表征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

2、差示扫描量热仪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样品与参比物的热量差来揭示物质在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变化 。结晶度可以通过DSC进行计算 ,但需满足一定前提条件。以下是具体的解读:DSC的工作原理: 热量差测量:DSC通过比较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热量差来工作。

3、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是一种热分析工具,它通过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样品与参比物的热量差 ,揭示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变化 。DSC工作原理是 ,当物质经历结晶 、熔融或相变时,曲线上的放热峰和吸收峰对应于释放或吸收的热量,而温度横坐标表示时间 ,纵坐标为热量差。

4、差示扫描量热仪是一款热分析仪器,它在程序控制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单位时间的能力差随温度变化的一种技术。以下是对差示扫描量热仪的详细解析:工作原理 差示扫描量热仪通过测量样品和参比物在程序控制温度下的热流差或功率差,来表征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变化 。

5、热稳定性 、氧化稳定性、结晶度、反应动力学 、熔融热焓 、结晶温度及时间、纯度、凝胶速率 、沸点、熔点和比热等 。以下是DSC应用的一些具体实例:总之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量的是与材料内部热转变相关的温度、热流的关系,应用范围非常广,特别是材料的研发 、性能检测与质量控制。

6、基本原理 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简称DSC)是一种热分析技术,其基本原理在于监测样品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热流)随时间或温度变化的过程。在DSC测试中,样品和参比物被置于相同的均温区内 ,当样品没有发生热变化时,两者均按照预先设定的温度变化,此时温差ΔT=0 。

DSC测试熔融和结晶——你真的会分析吗?

1、对于高纯度化学品 、药品和纯金属等纯结晶小分子量物质 ,其DSC曲线上的Tm(起始温度)是离散热力学熔融温度的最佳表示 ,代表物质在此刻发生熔融且熔融温度稳定。Tn(结晶起始温度)则代表在当前测试条件下的结晶温度,对于高纯度的物质来讲,在不同的测试条件下会有不同程度的过冷。

2、DSC测试基于物质在熔融或结晶时伴随的热量变化 。在升温或降温过程中 ,物质会吸收或释放热量,这些热量变化被DSC仪器精确测量并记录为DSC曲线。DSC曲线上的熔融峰通常表现为向下的峰(根据ICTAC规定),而结晶峰则表现为向上的峰。

3、结晶聚合物熔融时会放热 ,聚合物熔融热和其结晶度成正比,结晶度越高,熔融热越大 。因此DSC测定其结晶熔融时 ,得到的熔融峰曲线和基线所包围的面积即为聚合物内结晶部分的熔融焓ΔHf。

4 、例如,图5中的DSC曲线在250°C处有一个熔融峰,但经过调制DSC分离后可以看到 ,这个峰实际上是材料熔融峰和结晶完善放热峰的叠加。这种分离能力使得调制DSC在复杂材料体系的研究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5、测试DSC曲线:首先,测试聚合物的DSC曲线,通过该曲线可以得到熔融曲线和基线包围的面积 ,这个面积即代表了结晶部分的熔融热。计算结晶度:结晶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DSC上熔融热×100% / 100%结晶材料的理论热焓。其中 ,100%结晶材料的理论热焓可以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获取 。

【测试干货】常用热分析实用方法——TG 、TMA、DSC

1、TG 、TMA和DSC是三种常用的热分析方法:TG:原理: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质量变化,来揭示材料的热稳定性、分解和氧化等特性 。影响因素:升温速度、样品粒度 、气氛选择等都会影响测定结果。例如,PP在N2中无氧化增重 ,而在空气中则有增重现象。TMA:原理:关注形变与温度的关系,可用于测定膨胀系数和相转变温度 。

2、DSC:主要关注样品在加热过程中的热效应变化,适用于研究材料的热转变和化学反应。TGA:通过测量样品重量的变化 ,揭示样品的组成和热稳定性,适用于材料成分分析和热稳定性测定。TMA:测量样品在机械应力下的尺寸变化,适用于研究材料的热膨胀和收缩行为 。

3、聚合物中多种行为 ,如软化行为 、熔点与发泡过程、冷结晶、加热过程等,通过TMA观察。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测量试样与参比物的热流量差或功率差,可用于测量熔点 、沸点、玻璃化转变、热容 、结晶温度 、结晶度、纯度、反应温度 、反应热等。DSC曲线的纵坐标是试样与参比物的供热速率差 ,横坐标为温度或时间 。

4、TG: 原理:通过观察样品随温度变化的重量曲线,揭示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的线索。 关键要素:TG曲线的解读涉及温度区间的选择、升温速度 、样品粒度的精细操控,气氛和试样皿材质也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TMA: 原理:以高灵敏度揭示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捕捉聚合物软化点、熔点和冷结晶的微妙变化 。

5、热分析 ,这是一项探索材料在温度变化下的微妙行为的精密测试。其中,控制温下的重量变化分析(TG)是热稳定性研究的基石。它通过监测样品质量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揭示材料的分解过程和稳定性特征 。

6 、热分析是一种关键的材料研究方法 ,本文总结了三种常用的热分析方法:热重分析(TG)、热机械分析(TMA)、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旨在为读者提供实际应用的指导 。TG原理:在温度可控的环境中,测量样品质量随温度或时间变化的曲线 ,曲线陡降处为样品失重区,平台区为热稳定区。

【技术分享】热分析技术:热重TG,差热DSC

热重分析主要研究在空气或惰性气氛下材料的热稳定性 、热分解作用和氧化分解等物理化学变化。根据热失重曲线可获得材料热分解过程的活化能和反应级数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工作原理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输入给样品与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方法。

热分析技术的基础在于物质物理状态与化学状态的转变 ,这些转变通常伴随着热力学性质的变化,通过热分析方法,可以精确地记录这些变化 ,从而深入了解物质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热分析技术主要包括热重分析(TG & TGA)、差热分析(DTA)、差式扫描量热法(DSC)等方法 。

热分析技术——热重TG & 差热DSC(一)热重分析(TG & DTG) TG测试的基本原理 TG(热重分析)是在可调速的加热或冷却环境中,以被测物重量作为时间或温度的函数进行记录的方法。而DTG(微商热重曲线)则是通过热重曲线对时间或温度的一阶微商的方法获得的曲线。

(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般其位的头像
    般其位 2025年10月13日

    我是西蒙号的签约作者“般其位”

  • 般其位
    般其位 2025年10月13日

    本文概览:DSC法如何计算共混材料的结晶度? 方法2,假如你样本中物质A与物质B的含量是已知的,对应的标准吸放热量分别=物质A的总吸热量(就是峰的面积)除以样本的总质量。固化率的测定 在...

  • 般其位
    用户101302 2025年10月13日

    文章不错《dsc方法/DSC方法测量蛋白配体亲和力》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西蒙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